您当前的位置:国联资源网 > 行业报告 > 酒店旅游餐饮行业报告 > 《2006年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酒店旅游餐饮]《2006年中国种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来源: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08-04-18

  • PDF版价格:8000元/篇
  • 编  号:NY208
  • WORD版价格:8600元/篇
  • 完成日期:2006年8月
  • 关键字:未知
引言中国种业市场规模目前为22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在5%左右。其中水稻约55亿元、玉米 50亿元、棉花15亿元、瓜菜和花卉 68亿元及其他品种30亿元。水稻和玉米种子的市场规模较大,品种数量相对有限,且已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瓜菜和花卉市场总规模虽然较大,但行业进入壁垒很低,品种种类繁多且未能有效实施植物品种保护。从以上状况可看出,目前水稻和玉米种子的市场更适合产业化经营,即通过市场化的竞争,企业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容易得到提高,企业可实行规模化经营。中国是世界最大种子需求国之一,年种子需求量约为125亿公斤。经营量为45亿公斤,近几年种子行业由于受种子法颁布实施、WTO框架协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形势的影响,各种业态的种子公司由2002年的2700多家锐减到2004年的1600家。从市场容量上讲,目前国内商品种子的市场规模在220亿元人民币左右,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可见种业市场容量足够大,而目前国内种子的商品率、种粮比都较低,大约为发达国家的10%-20%。从盈利水平上看,种子行业目前的盈利水平略高于许多传统行业。大田作物种子的毛利率偏低,平均水平在10%-30%之间,水稻种子(主要是杂交水稻种子)、棉花种子(尤其是杂交棉和抗虫棉)和瓜菜种子的毛利率较高(高的达60%以上)。但目前多数种子企业经营不容乐观,这与体制,管理水平以及行业竞争秩序有很大的关系。从种业各个子行业供求关系来看,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告,2005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约为450万亩,产种量为127亿千克,加上2005年的库存量,2006年玉米种子将富余4亿公斤,如果不考虑突发事件的影响,2006年全国杂交玉米种子行业的供需继续呈供大于求的态势,品种组合齐全,价格平稳,企业间竞争将更加激烈;2005年年全国杂交水稻计划制种面积155万亩,比2004年增加8%,产种约为2.9亿公斤,再加上本年的库存,2006年生产用种将剩余3500万公斤,可以判断2006年水稻将是一个供需平衡的年份;我国2004年油菜籽产量达到1250万吨,同比增长108万吨,增幅9%,其中双低油菜籽产量将达到358万吨,占菜籽总产量的比重为29%,2005-2006年油菜籽种子供需基本平衡;棉花种子供应偏紧,但经调剂基本能满足需要据农业部调查,由于自然灾害影响,黄淮流域棉花种子产量下降,2004年种子供应略有缺口。据对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棉花主产省统计,2004年可供商品种子量402万公斤,需求商品种子6755万公斤,缺种1353万公斤。通过异地调运和农民自备种的补充,2005-2006年全国棉种基本能够满足种植的需求。报告以权威的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报告主要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方式,将丰富的种子产业信息全面、及时、直观、清晰地展现在用户面前,结构清楚,适合产供销各层次用户的需要。报告目录第一章 世界种业的现状与发展第一节 世界种业的现状和发展一、产业集中度二、发展趋势三、技术热点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特征及其管理体制分析一、国外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1、种子生产与投放程序化为在生产环节有效控制种子质量2、种子公司经营规模经济化3、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化4、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国际化二、国外种子管理体制存在及运作的基础1、政府对种子产业的监管2、研究机构的科研活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3、生产经销机构的经营活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三、国外种子管理体制确立及运作的依据1、种子立法2、种子监管法规的内容3、种子监管法规的操作性很强四、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1、事前管理模式2、全程管理模式3、事后管理模式世界种业的发展特点及其趋势一、 种子管理法制化1、种子立法历史悠久2、种子监管法规的内容非常系统3、种子监管法规的操作性很强二、种子生产与投放程序化1、种子生产标准化2、种子投入过程程序化三、种子公司经营规模经济化四、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化1、种子公司的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种子产业内部各相关环节之间的关联关系更加密切3、种子产业与化工、农药、医药、食品、生物、烟草、贸易等产业之间关联关系更加密切五、种子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国际化第四节 中国种子业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第五节 美国种子管理及种业发展趋势第六节 国外种业发展经验及其给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中国种业概况第一节 行业特征第二节 中国种业发展的发展历程一、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分析二、种业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中国种业发展概况分析一、市场规模二、相关法规三、需求量分析四、种子标准第四节 产业特点第五节 市场发展趋势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第三章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一节 我国种业发展概况一、种业生产建设水平二、种子市场主要产品结构第二节 我国种业的供给现状一、产种量增加二、存种积压多三、存在大量非计划制种第三节 我国种业的需求现状一、调整种植结构,粮食用种量减少。二、农产品贸易形势严峻三、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物种需求带来的负面影响四、国内种子价格应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第四节 我国应打造民族种业“航空母舰”第四章 种子行业细分市场我国玉米种产业分析第一节 玉米制种的特点分析一、种、粮的专业化分工二、种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三、产品销售特点分析第二节中国玉米种子市场需求分析一、需求的总量二、区域需求状况三、需求的产品结构四、影响消费者购种行为的因素五、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三节 中国玉米种子市场供给状况和预测分析一、玉米种子市场供给现状二、玉米种生产基地布局及发展趋势三、玉米种子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四、玉米种子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五、2003-2006玉米种子生产与需求波动情况六、2006-2007年玉米种子供需状况预测第四节 中国玉米种子市场流通演变分析一、玉米种子流通体制的发展历程二、现行的玉米种子市场流通体制三、玉米种子市场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四、新品种进入市场的情况五、代理制度成为玉米经营主要方式的可行性六、特殊品种的品种的利润前景第五节 玉米种子市场价格一、玉米种子价格形成机制的演变二、玉米种子的价格形成三、玉米种子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与波动四、价格的演进趋势五、2003-2006上半年我国玉米种子价格波动情况六、当前我国玉米市场高位盘整第六节 外部环境对玉米种子市场的影响一、政府对玉米种子市场的影响二、法律法规对玉米种子市场的影响三、世界贸易一体化对玉米种子市场的影响四、我国玉米种业的机遇五、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种量关联性第七节 我国玉米种子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我国杂交水稻种产业分析第一节 水稻种子产业特点和购买行为分析一、水稻种子的传输过程二、水稻品种的分布具有很强区域性三、水稻育种专家的育种方向和育种意愿四、购买水稻品种以杂交水稻为主五、购买的主要品种六、购买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七、购买的主要场所第二节 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供需状况分析 一、产量二、消费三、库存四、2006年杂交种子供需状况预测第三节 水稻种子竞争状况分析第四节 水稻种业宏观环境与行业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二、市场规模与成长三、行业特点四、行业发展趋势第五节 亚华种业的竞争分析一、竞争的五种力量分析二、亚华种业杂交水稻种子业务的竞争者三、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与目标四、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五、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第六节 亚华种业内部分析一、亚华种业的概况二、亚华种业的战略转型三、亚华种业的杂交水稻种子业务能力分析四、亚华种业杂交水稻种子业务SWOT分析第七节 亚华种业战略选择一、亚华种业杂交水稻种子业务过去的战略二、亚华种业杂交水稻种子业务的战略选择三、亚华种业杂交水稻种子业务的执行战略设计第八节 亚华种业实施差别化战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一、新品种的制约二、窜货的制约我国棉花杂交种产业分析 第一节 棉花种业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评述一、培育出不少高优势杂交品种,但需优势更强的杂交种二、制种方法仍以人工去雄授粉为主,但简捷制种方法研究亟需加强三、生产基地数量不少,但规模化的基地不多四、棉花杂交种市场繁荣,但种子质量不容乐观五、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但市场潜力巨大六、科研单位育种积极性高,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大七、种子经营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八、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整体产 业化程度仍然不高九、针对棉花杂交种的法律法规亟需健全、完善第二节 棉花种子供求状况分析一、种子交易特征分析二、种子需求特征分析三、种子供给特征分析四、种子市场均衡分析五、主体效应简析第三节 棉种行业竞争状况研究一、行业发展动力对种子供给和种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二、行业集中度对种子供给和种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三、进入壁垒对种子供给和种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四、经营一体化对种子供给和种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五、集团化经营对种子供给和种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六、品种产权制度对种子供给和种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七、整体产品结构对种子供给和种业竞争状况影响的研究我国麦种种子产业分析第一节 麦种的现状分析第二节 麦种供求状况分析第三节 麦种竞争状况分析第八章 我国油料、化卉种子产业分析第一节 油菜种子产业分析第二节 大豆种子产业分析第三节 花生种子产业分析第四节 花卉种业分析我国药用植物种子产业分析第一节我国药用植物种子的研究进展一、药用植物的种子特性二、药用植物种子的繁殖和生产方式三、药用植物种子的采集、贮藏与处理四、药用植物种子的遗传育种五、药用植物种子的品质检验六、药用植物种子的市场体系和管理体系第二节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种子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我国药用植物种子产业今后的发展策略二、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三、建立药用植物种质基因库和常用中药材栽培品种种质基因库四、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和建立检测中心五、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优良品种的选育六、依据“中药区划”,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七、规范药用植物种子的生产八、培育适应现代种子市场的中药材种子市场主体完善流通体制九、加强药材种子种苗的科普宣传,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领域十、积极探索药材基地建设的基层组织形式十一、相关人才的培养第八节 2006年国内其他种子市场行情的分析预测一、香草种子市场情况二、草坪种子市场情况第五章 影响我国种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第一节 有利因素分析一、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受优惠政策扶持三、《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1、提供法律保护2、分类审批制的管理,规范了种业竞争。3、种子行业将重组和整合,产业集中度提高4、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四、主要物种研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第二节 种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一、科研和生产相互脱节二、行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三、市场化程度低,种子行业大多处于行政垄断状态四、人力资源匮乏五、加入WTO对中国种子行业的不利影响1、国外种业将冲击我国种子行业2、国外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种植业将大调整第六章 中国种业发展问题研究第一节 中国种子贸易格局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中国种业发展第三节 WTO对中国种业的影响中国种业发展方向一、我国种子生产经营状况1、两权不分离2、机制跟不上3、技术较落后4、信息不灵通5、行为不规范二、发展现代种业的思路1、转变机制,提升科技立业的作用2、利用网络,促进种子贸易网络化3、促进整合,提高种业资源利用率第七章 中国种子产业营销分析第一节 中国种子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第二节 种子市场调研分析第三节 现代营销理念在种子经营中的应用第四节 种子营销的市场策略第五节 国际种子市场营销风险及防范以市场经济方式促进种子企业营销网络建设第八章 主要种业公司分析(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第九章 对现代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第一节 中国种子企业发展与产业化策略第二节 谈谈中小型种子企业的市场补缺战略第三节 探讨小型种子公司生存发展途径第四节 国有种子公司改制研究第五节 中国国有种子企业的竞争战略第六节 世界种业发展趋势与中国种业发展对策第七节 种子企业品牌发展第八节 中国种业国际化第十章 我国种业发展的前景分析第一节 我国种业发展的三个转变一、育种技术向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转变二、种子的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大生产转变三、高产型品种向高效型品种转变第二节 各类物种前景分析一、常规品种将继续供过于求二、优质物种需求旺盛1、优质早稻、小麦和特用玉米种子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加。2、杂交油菜种需求量大3、瓜果蔬菜优良品种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全国种子企业详细名录部分图表目录图表 2001-2005年世界主要小麦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世界主要水稻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世界主要棉花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世界主要玉米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美洲主要小麦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美洲主要水稻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美洲主要棉花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美洲主要玉米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中国主要小麦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中国主要水稻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中国主要棉花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中国主要玉米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6年春季我国主要小麦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6年春季我国主要水稻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6年春季我国主要棉花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6年春季我国主要玉米种子产区产量图表 2001-2005年我国小麦主要产区及其产量图表 2001-2005年我国水稻主要产区及其产量图表 2001-2005年我国棉花主要产区及其产量图表 2001-2005年我国玉米主要产区及其产量图表 2001-2005年我国花卉主要产区及其产量图表 2001-2005年我国药材主要产区及其产量图表 2001-2005年我车蔬菜主要产区及其产量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